科技魔方

盘点2019年5G:商用大戏开唱 三大问题亟待解决

科技热点

2019年12月24日

  TechWeb 文/卞海川

  如果说2018年是5G技术发展的元年,那么2019年便是5G产业厚积薄发的一年。

1.jpg

  回顾2019年,5G商用开启、5G产品及应用遍地开花,产业生态合作取得多项成果,5G大幕拉开。

  商用牌照发放 中国有望成全球最大5G市场

  2019年,5G已经从开花步入结果,5G商用的开启也让全产业链提速,促进各个行业数字化转型。

  当前,我国已完成5G中低频段频谱分配,5G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制定的工作,进入了产业全面冲刺的新时代。

  GSMA大中华区总裁斯寒表示,中国10月31号宣布的5G商用,不仅仅对中国市场有非凡的意义,也在全球5G的发展中有里程碑的作用,推动着全球基站规模的翻番。“到2025年,中国将有6亿的5G连接,占全球16亿连接的40%以上,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5G市场。”

  斯寒认为,中国市场是目前是全球最活跃的市场,中国的5G在工业制造、医疗、教育、传媒等方面的实践也走在世界的前列。

  三大运营商5G跑出加速度 布局各具特色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也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了5G商用牌照,中国宣布5G正式商用。牌照发放后,作为5G发展的排头兵,三大运营商也根据自身情况对5G生态进行布局。

  中国移动:CHBN“四轮驱动” 聚焦政企和云改

  在2019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指出,中国移动将充分借鉴4G运营成功经验,深入实施“5G+”计划。

  面向5G时代,中国移动明确了四大市场,即C(移动市场)、H(家庭市场)、B(政企市场)、N(新兴市场),杨杰称,中国移动已经从单纯To C向CHBN“四轮驱动”转变。

  中国移动认为,政企市场是5G时代最重要的一环,中国移动要着力投入更多的资源。“中国移动一方面完善经营机制,增强了政企发展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加强联合创新,拓宽了政企发展的合作领域。”杨杰表示。

  在5G应用方面,中国移动面向14个垂直行业联合业界共同创新,正在打造100个示范应用场景。如联合全球货物吞吐量最大的宁波港打造首个5G港机远控的5G+智慧港口,实现人力投入减少75%;结合5G高精度定位技术,在湖北武汉打造长度159公里的全国最大城市级5G车路协同示范区等等。

  今年6月,中国移动对于原有云战略进行了调整,云业务将是未来最重要的战略业务之一。

  作为一个拥有800万toB客户,1.6亿家庭客户,9亿多to C客户的基数,400亿生态收入规模的中立生态平台,中国移动认为移动云将实现快速发展同时为合作伙伴带来海量的生态红利和规模效应。

  中国联通:以混改为契机布局5G产业发展

  中国联通自开始“混改”以来,一直备受外界关注,在5G时代,中国联通同样以混改为契机,积极布局5G行业发展。

  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在2019上海5G创新发展峰会上曾表示,联通的混改“三变”主要体现在在思想、风气、机制上。

  王晓初表示,混改以来整个公司上下思想变得更加开放,“多劳多得”的风气正在团队中形成,另外,团队能以各种形式进行外部合作。

  中国联通也成立了5G创新基金,首期规模达到100亿,聚焦重点垂直领域,借助混改赋能产业升级,助力5G生态发展。

  此外,中国联通也积极推进和中国电信5G网络共建共享,截至目前,双方已在24省市开通5G共建共享基站。

  中国电信:坚持以SA为方向

  中国电信曾在发布的白皮书中表示,其5G网络将优先选择SA方案组网,通过核心网实现4G和5G网络的协同。

  目前,中国电信在SA网络上的成绩有目共睹。网络切片方面,中国电信完成业界首个基于5G SA端到端环境下的网络切片实验室验证;边缘计算方面,自主研发的MEC平台,自今年4月发布之后,已经在演唱会、新零售等场景中测试成功;云化方面,率先实现了基于IPV6和云网融合架构的5G SA部署,实现了5G与4G互操作;应用方面,多项面向公众和垂直行业的应用创新已经落地。

  在5G应用方面,中国电信也积极探索,面向智慧医疗、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展开布局。比如中国电信5G助力积水潭医院,成功完成全球首例机器人多中心联合远程骨科手术;中国电信5G+应急指挥系统帮助浙江省在抗击“利奇马”台风发挥了重要作用等案例。

  5G终端大放异彩 商用套餐预约用户突破千万

  除了运营商的积极布局,终端企业也在积极跟进5G发展。截至目前,包括华为、小米、中兴、vivo、OPPO等企业都相继推出了5G手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经有8个厂商累计推出了23款5G手机。

  终端产业链的大放异彩,离不开国内芯片企业的大力支持,与4G时代高通“一家独大”不同,5G时代的来临,也让国内企业看到市场机会,逐渐崛起。

  以华为海思为例,在2019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上,华为推出了新一代旗舰芯片麒麟990,麒麟9905G也是华为旗下首个集成5G基带的手机系统芯片,同时支持SA/NSA两种组网模式,走在行业先列。

  今年11月26日,联发科发布首款5G双模、双载波 SoC天玑1000,从参数表现上实现“多个第一”,刷新了多项纪录。

  紫光展锐也紧跟商用浪潮,力争实现与芯片巨头并跑,紫光展锐的芯片产品将实现低中高端的全面覆盖,明年也会商用首款5G手机平台,提升全球竞争实力。

  商用芯片的大规模爆发,也从侧面加速了5G商用的普及。据工信部统计,目前全国已经开通5G基站11.3万个,预计到年底将达到13万个。用户对5G业务的期待也超乎想象,根据三大运营商客户端预约界面数据显示,截至10月10日,三大运营商5G预约用户数接近1100万。近日,工信部数据显示5G套餐签约用户已有87万个。

  5G通信设备制造商订单持续释放

  随着5G技术的商用落地,全球通信设备商也在为征战5G做准备,四大通信设备商发挥自身优势,寻求5G订单。

  “随着全球首批5G规模商用部署展开,中兴通讯已在全球获得35个5G商用合同,覆盖中国、欧洲、亚太、中东等主要5G市场,与全球60多家运营商展开5G 合作。”中兴通讯副总裁柏燕民对TechWeb说道。

  最新数据显示,华为在全球已经签署60多份5G合同,发货40多万个5G基站;终端产品方面已经有136款产品推向市场。

  12月5日,爱立信高调宣布,公司的5G商用合同已超过75份,在这75个商用合同中,有24个商用合同是和网络有关。

  商用落地 三大问题亟待解决

  我们要承认今年5G的发展速度,同时也要看到商用以来出现的一些问题。

  首先,在网络建设方面,中国5G发展还将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5G网络除了为2C用户提供业务外,更要满足2B用户的需求,相较于现有的移动网络,其在整体的站点规模将有数倍的提升。

  另一方面,目前各大运营商2G/3G/4G网络同时运营,多数信号塔资源已经被占用,与此同时,5G网络还要考虑到成片且连续的目标要求,这对部分地区的物业协调、楼宇改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毫无疑问,5G的建设投资是真金白银的投入,更要面对选址规划、运维优化等实际问题,如果仅仅依靠运营商的力量,将难以实现5G网络的快速高效部署,这需要全产业链上下共同配合,才能实现5G大规模商用的宏伟目标。

  其次,5G用户数还有待上涨,5G应用还应贴合消费者。

  5G预约用户突破千万,这反映出国内用户对5G技术的期待程度,但商用套餐发布后,实际转化率并不高,业界呈现出“约的多用得少”的尴尬局面。

  “5G手机只能测速”是目前整个行业需要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国移动原董事长王建宙也曾在2019年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上笑称:“目前由于手机缺乏特别的应用,所以凡是使用5G手机的人,都是为了测5G速度的。”

  虽然运营商正在大力开展5G应用探索,但真正普惠到消费者中还存在一定距离,业界缺少“5G杀手级”应用成为不争的事实,不过,在5G探索应用的初期,我们也要给行业一些时间。

  事实上,对于个人用户而言,AR/VR和超高清视频是目前5G应用的热门领域,这也完全匹配5G技术大带宽低时延等特性。今年3月1日,工信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发布《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0年)》,要求按照“4K先行、兼顾8K”的总体技术路线,推进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和相关应用,也从政策层面助推超高清领域应用高速发展。

  最后,5G的核心还是赚钱,盈利模式仍需探索。

  5G杀手级应用的缺失,也让行业内对于寻求盈利模式产生苦恼。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背后,一定要有场景需求和资金投入的支持,但就目前来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还是处于摸索阶段。

  5G的重点在于2B业务,如何让2B业务规模可持续的发展下去,是全产业链需要考虑的问题,此外,对于5G资费方面,运营商也需要改变主要以流量单一量纲计费的模式,提供多维度、多场景、多模式的计费思路,从而推动5G业务的更多需求。

+1

来源:TechWeb.com.cn 作者:卞海川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