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魔方

数字农业:我们为什么要用5G?

人工智能

2021年05月10日

  自2019年6月,中国5G正式商用以来,我们听到最多的一个问题是:

  5G能做什么?

  从楼继伟到俞敏洪,从行业内到行业外,对5G的质疑一直不乏于耳。

  这些质疑的核心逻辑是:

  (1)5G建网成本和运营成本,尤其是电费,远远高于4G。

  (2)我们还没看到,有哪些事情,是4G和WiFi做不到,非5G不可的。

  既然没有需求,为什么还要花千亿级的人民币,去新建5G网络?这不是浪费吗?

  面对质疑,业界的标准回答是:

  纵观历史,从来都是先建网络,后有应用。

  先有了3G,才有了iPhone,有了微博。

  先有了4G,才有了微信,有了抖音。

  就像高速路,一定是先修路,后跑车。网络,永远需要先行一步。

  但这些回答,道理固然清晰,却并未拿出真实有力的证据,来彻底扫除外界质疑。

  过去两年来,从运营商、设备商、到各家IT公司,已经在上百个行业做了非常多的“5G示范应用”。

  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其实只能称为“信息化”或是“智能化”,5G并没有体现“缺一不可”的核心价值;通信服务与垂直企业之间,也没有真正建立规模化的、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闭环。

  所以,即使各种5G应用视频酷炫逼人,5G应用报道花团锦簇,大多数行业依然心情平静:

  谁没拍过几部概念片?谁没发过几篇软宣文?

  如今,两年时间过去,我们又到了直面这个问题的时候:

  5G这条高速路,已经修得差不多了,那么,车在哪里?

  这正是这组系列文章试图解答的问题。

  众所周知,4G改变生活,主要连接个人,5G则是改变社会,首先应用于行业。

  过去一段时间,我跟随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先后多次走访了江苏、浙江、福建等多地、多个行业的很多商用案例。

  通过这些案例,可以看到,一些新的变化已经出现:

  1、越来越多的案例,正从免费的、试点性的“示范”,转变为付费的、真正落地的“商用”。

  2、越来越多案例中,5G正从一个可有可无的“噱头”,转变为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关键要素。

  3、越来越多的案例,已经为应用方带来持续的切实收益,并促成它们进一步扩大应用规模。

  换句话说,5G应用的车,逐渐跑起来了。

  我个人的预判是:

  从去年到今年,大量具有标杆意义的成功案例,在各个行业不断“破冰”。

  2022-2023年,这些案例会逐渐复制推广,逐渐摸索出更加成熟的,在细分行业内基本通用的应用场景、业务模式,乃至进一步转型升级的整体思路与发展规律。

  而从2024年开始,这些场景和模式会加速普及,最终全面开花。

  在接下来这段时间,我会把自己的这些所见所得,按照不同行业,以系列文章的形式,陆续整理、汇报给大家。

  今天,是这个系列的第一篇,重点聚焦数字化的农业生产领域。

  【1】

  首先,必须明确一点:

  不论是数字农业,还是后续文章涉及的其他行业领域,所有的5G应用,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每一个行业,都是在从传统的管理方式与业务流程,向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性的升级转型。

  它们会依托自已的实际场景需求和业务流程,建设一个包括了各种IT设施、终端硬件、云资源、通信资源的,软硬件一体的,线下与线上密切联动的,云网边端全面协同的数字化运营系统。

  在这个过程中,各个行业其实并不关心,使用的是4G还是5G。

  大家只关注:如何通过信息化提升效率,改善服务;以及信息化需要增加多少成本,能够创造多少收益。

  它们需要的,只是满足自己需求的,完整的数字化产品、方案或服务。

  通信能力,只是在满足行业客户需求时,整个系统中的一个资源要素;

  而5G,也只是通信能力的实现方式之一,且不是唯一。

  事实上,在各个“5G应用落地案例”之中,超过90%的应用功能,都不一定需要5G,就可以通过云、边缘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实现,有的甚至可能优先使用4G、WiFi、NB-IoT等其他通信手段。

  它们都是这些应用落地案例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客户也不是像我们缴话费一样,单独为5G付费;而是以打包的方式,为完整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统一付费。

  然后,运营商、设备商、IT厂商再按比例分成。

  但我们同时也看到:

  剩余的10%,甚至更少比例的,以5G为必要能力构建起来的应用场景,却极大地拓宽了整个系统的能力边界与能力上限。

  换个表述方式就是:

  (1)很多以前无法实现的场景,现在能够实现了;

  (2)很多以前能实现,但体验不好的场景,体验得到了巨大改善;

  在现实案例中,这些变化往往成为了最终打动行业客户的关键亮点。

  这也正是5G的价值所在。

  【2】

  整体来看,5G在农村的落地,目前其实有两个大方向:

  (1)农业生产。

  (2)乡村治理。

  这两个领域其实是相互关联的,本来想放到一起,但内容实在太多,所以分开来讲。

  今天先讲数字农业,下一篇讲乡村治理。

  在数字农业方面,今天主要看两个比较代表性的案例:

  中国联通参与的,福建福安坦洋的数字茶园;

  中国移动参与的,江苏溧水白马镇的中植蓝莓产业示范园。

  【3】

  在这两个案例中,主要是对传统农业生产流程,进行数字化和自动化两个方面的升级改造:

  (1)数字化

  对农事生产经营、农田大棚环境动态变化、农作物长势、病虫害等各种情况进行自动的感知和采集,建立起全流程的、与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对应的,实时的数据化监测与管理体系,对农场的人力、设备和资源进行更精准的实时调度和管理运营。

  同时,基于农场的生产经营数据,结合市场的变化趋势,产品与客户的流向跟踪等外部信息,对生产、产销与农场管理实现预警预测,提供决策辅助,以及结合区块链技术,完成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溯源。

  (2)自动化

  依托精准的数字化管理运营能力,对自动化的农机设备进行实时、远程的指挥、调度,甚至是智能控制,代替人工完成灌溉、施肥、除虫等大量工作,在大幅度降低人力消耗同时,让种植更加精细化、高效化。

  其中,目前成效最显著,也最具普遍性的应用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水/肥/药一体滴灌:

  通过智能灌溉系统,根据种植环境,实现智能化的、自动化的,可远程控制的水肥一体精准灌溉。

  作物病情虫情防治:

  通过各种户外科技设施,实时监测病虫害情况、远程获取专家指导,并进行快速、精准的防处置。

  比如拍照式虫情灯,对害虫诱捕及拍照,记录诱虫图片、诱虫数量、诱虫时间、监测点经纬度、温度、湿度等相关信息,实现虫害实时监测。

  比如孢子捕捉仪,实时检测病害孢子存量及其扩散动态,千倍光学放大显微镜定时清晰拍摄孢子图片上传,通过计数统计分析分析病害孢子危害程度。

  比如无人机和轨道无人车,可以根据病情虫情信息,分别从作物的上空和下方,在指定区域快速完成大面积的农药喷撒。

  【4】

  在相关案例中,实际的信息化落地应用远不止上面这些,但这里不再一一罗列。

  我们主要看一下,在这些应用中,5G体现出来的重要性。

  包括但不限于:

  (1)海量连接能力。

  比如滴灌系统,必须综合考虑土壤的温湿度、酸醎度,以及光照条件、气象变化、作物种类、生长阶段、状态、病虫害等各种情况,来动态调节。

  而且,无论是坦洋茶园还是中植蓝莓园,我们都看到:

  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以及种植环境,产业园中会同时种植多种、甚至数十个不同的品种,每一个品种的种植周期、种植需求都不一样。

  而即使是同一个品种,不同种植区的土壤、病虫害等环境情况,也都存在差异。

  所以,整个系统需要在土壤内、田间等位置,预置大量的物联网感知设备,来实时采集相关数据,然后根据专家意见和人工智能分析,来确保水肥配比、滴灌时间、农药施用等环节的精准控制。

  但是,正常情况下,4G每平方公里最多支持1000个连接(考虑到通信、网络等需求,实际稳定连接数还会更低),难以实现大规模的物联网实时数据采集。WiFi在这方面更是弱项。

  所以,虽然很多年前,我们就已经看到信息化的滴灌系统,但要么是小规模试点,要么水肥药一体的滴灌无法实现高度精准化。

  而现在,5G的连接数则提升到了1000万个,这让农场的自动滴灌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作物各类,实现大规模的自动化滴灌,既大量节省人力,大幅节水,还能实现精准高效施肥施药,最大化地提升作物质量。

  (2)高带宽。

  比如,虫情灯、孢子捕捉仪等设施,需要大量的实时视频信息,对于带宽的要求很高。

  在4G条件下,虽然功能能够使用,但清晰度有限,专家看得不够清楚,病情虫情的远程诊断容易“拿不准”,必须费时费力亲自到现场诊断,这些设施也就会沦为“摆设”。

  而5G的超大带宽,让图片和视频从高清提升到超清,不但专家可以准确地远程诊断,甚至人工智能也可以投入应用,进行更实时的“智能监测”。

  【5】

  作为一个生产领域,而不是消费领域,农业生产的数字化升级,是一个巨大刚需。

  一方面,农事生产越来越高效、方便、省心。

  比如,以前茶农要爬山浇水施肥,每天又累又脏,甚至几天不注意,茶树就被虫子咬得只剩“火柴梗”。而现在,坐在家中就可以轻松管理茶园生产。

  另一方面,数字化生产以后,作物的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比如,通过标准化种植之后,蓝莓的营养分布很均匀,优果率更高,而且同一个品种的蓝莓的成熟时间、果实大小、营养口感都更加统一,更方便市场推广。

  整体来说,通过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应用,农场可以减轻病虫草害,减少农药使用,实现节水省肥、省工省时、减轻病害、控湿调温、水肥均衡、增产增效,不断向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加速升级。

  从两个案例看,当地政府、企业、农户都对应用落地有积极反馈。

  比如,福安市农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成法就表示,坦洋茶场已经完成了3800亩的数字茶园基础建设,并为当地茶农实现了每亩500元的增收。

  而在下一步,茶场还将追加3000万人民币投入,联合研究所、大学、政府等单位,与中国联通共同建设天地空一体化的茶园数据监测系统,以及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茶园管理决策系统,用数据来赋能生产和指导决策。

  【6】

  而放眼未来,目前的应用,还只能算刚刚开始。

  随着数字化生产和推进,新采集的生产和市场数据不断反馈,会不断促进生产流程持续优化。

  比如,在中植蓝莓园的信息化系统落地过程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如何进行数字化的精准生产。

  同样一棵蓝莓,果子是酸还是甜、是大还是小,果皮是厚还是薄,都可以通过环境、水份、土壤、温度、光照等条件的控制,来进行调整。但调控到什么程度最合适,只能依据专家的行业经验与市场的反馈数据来设计和调整。

  这也是一个大势所趋:

  以前,5G的数字农业生产应用,从场景的设计到功能的实现,更多都是由运营商、设备商和IT公司等厂商来主导,为应用方提供相对标准化的服务。

  而未来,它们会逐渐从信息化变革的主导者,转变为行业需求的实现者。

  应用能推进到多广、多深,需要哪些场景,设定哪些指标,流程如何控制,将逐渐由行业自身的需求来决定和引导。

  如无意外,这将会是未来几年,数字农业进化的主要方向。

+1

来源:科技杂谈

推荐文章